- 资源评估
- 产品开发
- 体系认证
- 品牌营销
专家解读:以科学标准规范“泡茶水”行业发展|拿声国际
专家解读:以科学标准规范“泡茶水”行业发展
前言:
这两年随着农夫山泉武夷山泡茶水的入市,“泡茶水”这类饮水产品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与讨论,包括在此之前就存在的泡茶水品牌,也被拿出来对比讨论,而讨论的焦点无外乎三点:
一、泡茶水是否属于概念炒作,是不是在玩“文化游戏”?
二、泡茶水和普通包装水有哪些区别?
三、泡茶水有没有标准?
今天我们针对这三个问题来逐一解答,理性探讨。
一、泡茶水是否属于概念炒作是不是在玩“文化游戏”?
1. 关于是不是概念炒作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任何商品的产生,依据是:要么它有市场需求,要么它能创造出市场需求。泡茶水是现在才有的概念吗?答案肯定不是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一直都占据着重要位置,特别是对于爱茶的人来讲,茶如饭食不可或缺,不仅满足口腹,还有助健康,更是对心灵的滋养。
喝茶必然少不了水,“水为茶之魂,茶性发于水”,这是我们自古就详熟的文化认知,从古至今关于茶的研究就没有中断过,所以“泡茶水”并不是现在才有的概念。
2. 泡茶水是不是在玩“文化游戏”
明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写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之八分”,古人还总结出烹茶好水的标准:“清、活、甘、轻、冽”。面对着众多的史籍记载,始终有人认为喝茶论水不过是古代文人闲士的风雅之举,古人没有科学的技术手段,泡茶之水其品是八分还是十分的结论又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无论是唐·刘伯刍历经20地为宜茶之水排名,还是乾隆逢出行必称水泡茶,依靠的都是笨方法:“鉴水试茶,亲挹而比之”。
茶圣陆羽,一部《茶经》历经26年走遍32州,亲临实地亲自动手,通过对茶汤的“色、香、味、形”进行对比,通过大量的记录和考证才最终在“五之煮”篇幅中写出了泡茶水“其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的结论。
由此可见,古人对于水的研究并非只靠“眼观”与“感性认知”,即便没有科学手段对于泡茶用水的评比也有着严格标准的评价体系,其结论是基于事实产生的真实评价,不同的水的确会泡出不同的茶。
所以,水是茶之魂,茶性发于水从来都不是“文化游戏”而是“文化印证”!
3. 泡茶水是在顺应市场需求
我国不仅是产茶大国,更是茶叶消耗大国,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茶叶市场规模就达到了2910亿,2022年更是达到了3210亿!而且近几年我国的茶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趋向于品牌化、品质化。
当茶叶的品质需求越来越高的时候,自然就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水,而且通过茶叶的市场需求量就能够看出“泡茶水”的市场需求量。所以商业“泡茶水”能够出现在市场上,只是迎合与激发了市场的刚需。
二、“泡茶水”与普通饮用水有没有本质区别?
其实两者差异本质在于水质理化指标区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尹军峰在其《饮用水中重要矿物质对冲泡茶汤品质的影响》课题中通过水的理化指标更科学地阐述了“适合泡茶的水”中的理化指标对茶的影响。
尹军峰教授说:即使是同样品牌的水,纯净水与山泉水也可以明显看出汤色差距,这和含有不同离子的水之间有很大关系,这就很好地诠释了不同水“妈妈”孕育出的是完全不同的茶水。
1. 不同的水对茶的滋味、香气与汤色影响
茶叶的好坏主要通过其被浸泡后入口、闻香、识色来判别,尹军峰教授通过其实验数据科学解读了不同的水冲泡龙井的滋味、香气与茶汤差距,得出结论是:天然(泉)水最佳,矿泉水最差。
2. 水中重要矿物质对茶叶冲泡的影响解析
尹军峰教授团队通过对水的表征因子和内含矿物质两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用科学理化标准来说明什么样的水才能让茶精妙呈现。
①表征因子判断水质适合性
判断泡茶水的好坏,水质表征因子如浊度、色度等,可用于外观的观察。水中含有一些不溶物质,其水的浊度、色度方面可能会出现明显问题,不一定是安全性问题,但是有浊度和色度的水用来冲泡茶叶却会对口感产生明显的负面影响;再比如在自来水用氯消毒后,水中其他嗅感物的量很低,用这类水泡茶,同样会影响茶汤的香气、滋味。
②水中矿物质元素总量对茶的影响至关重要
水会受到地质和气候环境的影响,水中的矿物质元素总量与泡出茶汤的滋味、香气存在相关性。泡茶水的内涵品质主要看水中相关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指标高低、矿化度( TDS )、硬度、酸碱度及美味度,这些都是判断水质经常用到的理化指标。
尹军峰教授团队从2014年起收集了全世界各地300多种水,逐一分析筛选,找到了泡茶水的相关规律,水中TDS、PH值以及温度对茶的品质均存在影响,其结论如下:含有一定的矿物元素,TDS<70 mg/L(电导率<100μS/cm ),pH值<7.5的天然水冲泡茶叶,茶汤品质可能更好。在此规律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理化分析和感官品评,最后结合市售常见的8款水做出了总结性的结论,成为泡茶水团体标准中相关参数的重要数据来源和理论依据。
因此,从科学性的角度来讲,“泡茶用水”对水质的要求极为严苛,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出茶叶本身的“色、香、味、形”等。
三、泡茶水标准的出台打开了饮水新市场
明朝刘源在其《茶史》中有言:“茶之妙有三:一曰色,二曰香,三曰味”,此三者是品茶的魅力所在,也是爱茶之人最为钟情的地方。如果用科学理化标准来说明什么样的水才能呈现茶的精妙,更是对现代爱茶人最好的尊重。
2021年7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院、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等单位共同发起制定了T∕ CTSS 32-2021《包装饮用天然泡茶水》团体标准,重点参考了尹军峰教授科学团队《饮用水中重要矿物质对冲泡茶汤品质的影响》完成了团标的生态指标、理化指标及技术指标。
目前“泡茶水”正在成为瓶装水细分领域一个不可或缺的品类,受到了许多爱茶人士的欢迎。该标准明确规定钙、钠含量,同时也规范了包装饮用天然泡茶水的术语、定义、技术要求、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及标签要求等内容。
通过科学研究得出符合泡茶的天然水水质要求,填补了我国目前泡茶水行业标准的空白,为消费者选择多类产品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生产监督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标准依据,从而保障消费者的饮水安全和健康,依据这些标准消费者基本上可以选出比较合适的泡茶水。
同时,尹军峰老师表示:这一标准涵盖了不发酵,半发酵,后发酵三个大类,基本涵盖了六大茶类,是一个可以有普适性指引的基础标准,适合大部分的茶类,对于特殊的茶叶品种,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拿声结束语:
通过论述和尹军峰教授科学团队对水与茶的关系研究我们得知:
1、泡茶水的概念自古有之,再次出现只是顺应了市场的发展需求;
2、泡茶水是更加精细化的饮用水品类,满足消费者不断升级的消费体验需求;
3、泡茶水有标准有规范,消费者选水有据可依;
4、泡茶水不仅是文化内涵的传承,更是需要具备有据可查的科学依据,文化与科学结合才可以立足市场更长远的发展。
喝茶离不开水,高品质茶叶更需要适配高品质的泡茶水,所以泡茶水的产生是基于消费者越来越精细化的生活需求,而泡茶水的推出也进一步促进提升了普通品茶爱好者的品鉴能力,泡茶水品牌保持有序合理经营是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
参考文献:
[1] 尹军峰、许勇泉. 不同类型饮用水对西湖龙井茶风味及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中国茶业 2018.05
[2] 尹军峰 《饮用水中重要矿物质对冲泡茶汤品质的影响》
[3] T∕ CTSS 32-2021《包装饮用天然泡茶水》团体标准
备注:因为排版问题,阳离子、阴离子“+、-”有可能会出现位移偏差,请正确理解